[返回索引页面]

不平凡的一九五八年

日期:1958-11-6 作者:中共湖北麻城县委书记, 赵金良

中共湖北麻城县委书记、赵金良

[中共麻城县委书记处书记赵金良同志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工农业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及广大干部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我们的会议今天正式开幕了。工农业劳模会、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广大干部会等三个会议合并一起开。因为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总结1958年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制订1959年的规划和措施,研究和布置今冬明春的工作任务。这三个会议是思想统一,行动统一,下去以后就一股劲地干起来。今天,我在这个会议上谈谈两个问题:

第一、一年来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县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地委的及时指导下,1958年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钢铁、粮食、棉花、油料、多种经济等都大大的跃进了。

在工业方面:截至目前为止,共产生铁13000多吨,钢1100多吨;同时还在武钢的大力帮助下,在短短的七天内建起了一座小型的钢铁联合企业,现已正式投入生产,以后自己就可以制造农业机械了。这对加速我县实现农业机械化将起着重大作用。

在农业生产方面:战胜了历史上未有的水、旱、虫、霜四大灾害,取得了各种农作物的大丰收。粮食由去年的5亿斤增加到10亿斤,细收细打搞好还可以达到11亿斤,每亩平均单产约1800多斤,57年平均单产只800斤,今年比去年翻了一倍多;棉花13万亩,受灾无收的3万亩,实收10万亩,每亩平均产量可达1000斤以上,从目前情况看,有超过千斤的希望,比去年产量翻三番;花生6万亩,去年单产300斤今年预计可达1000斤;多种经营如蚕丝、花叶、板栗等也都翻了几番;牲猪现已达到220000头。

扫盲:搞掉了文盲帽子,实现了无盲县。

卫生:除四害已取得一定成绩,不久就要在全县范围内消减一切疾病。

其它如财贸、交通运输、卫生、武装等各个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总的说来我们麻城在湖北省占到了先进的行列,要算大跃进〔缺12字〕工业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放出了高产长寿的卫星;农业是〔缺12字〕由于全面地取得了增产丰收,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缺11字〕产主义的幸福生活,不是遥遥无期的而是快要到来了。

第二,在领导方面的几点体会:

今年是个大灾年,水、旱、虫、霜等灾害,我们都战胜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都说:这是党的领导,是合作化的胜利。我想这一条是肯定的。那么,党领导搞合作化已经好几年了,为什么没有取得今年这么大的胜利呢?这其中有文章,大家都来很好的想一想。根据县委和我个人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党全民大整风:去冬以来,在全党全民中进行了大整风,在方法上,主要是发挥了大字报的威力,开展了全民性的大字报运动,人人动手,叫大字报上山、下田。全县先后共贴出了123万多张大字报。因为它是一种最广泛的民主形式,一针见血的横扫了干部中的“三风”、“五气”,有效的解决了人民内部矛盾。我们的干部,经过大字报的锻炼,思想、工作作风都大有转变,与群众的关系也逐渐亲密起来。例如王集乡五爱九社党支部书记饶晓顶,骄傲自大,脱离群众,在整风运动一开始,群众就给他贴出了一张大字报,标题是“给骄傲的饶书记画像。”

书记饶晓顶,骄傲数他狠,抬空官材出门,目中无人。

假若取得点成绩,便将大指一伸;暗暗地赞扬自己:“了不起的才能。”

别人创造的成绩,他假意谦虚欢迎,背后却发冷笑:“偶然的运气算什么才能。”

当自己失败的时候,就打不起精神,常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关公也曾败走过麦城。”当别人不利的时候,他暗自高兴;

别人奉承他,他微笑表示欢迎,假意谦虚几句:“我真不行!我真不行!”骄傲自大如不改,我们说是一事无成。

饶书记看了大字报以后,深感惭愧,向群众作了检讨,下决心改掉自己的缺点,从而积极加大生产,领导生产,遇事同群众商量,现在群众对他非常拥护。

望花山乡青松六社主任程果德,在整风前不参加生产,工作作风不民主,整风运动中,社员给他贴出了一张大字报:

主任程果德,工作不负责,做事不实际,光说。

社员在跃进,他在床上困,叫他去插秧,装病。

这张大字报贴出之后,叫程主任看见了,他就在门口张嘴大骂,说坏人打击干部,要追根。社员看他不接受意见、又写两张,送到他家大门口贴着:

一、主任本姓程,做事真不行,社员提意见,骂人。

果德官气把头抬,压制民主不应该,你的缺点改不改,交待。

二、希望程主任,头脑要清醒,自己的缺点,改进。

程果德在这样诚恳耐心的帮助下,作风转变了,公开向群众检讨了错误,参加了生产,改变了工作作风,群众马上给他出了表扬的大字报:

过去程果德,一张嘴光说,社员有意见,自己不觉得;

现在程果德,能干又能说,带头搞生产,工作又负责。

希望程果德,马上加鞭策,大干而特干,定把模范得。

干部通过整风以后,工作实际,都能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出现,参加生产,领产生产熟悉了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群众通过大整风以后,彻底把资本主义思想搞臭了,取得了两条路线斗争的巨大胜利,为了跃进打下了充实的思想基础。

2.总路线的胜利:党的“八大”会议以后,认真地在全民中贯彻了党中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一手大抓工业,一手又大抓农业,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人们都鼓起了冲天的干劲,发挥了创造性的劳动,取得了工农业双丰收。

工业:两个月以来,共建立了24个钢铁基地,小型钢铁联合企业一个,钢铁卫星不断的腾空飞起,还建立了水泥厂,化肥厂、农药厂等4000多个,制造了滚珠轴承10多万件。特别是我们原来不晓得怎么叫炼钢炼铁,现在都变成了技术工人。仅五四人民公社就有400多个农民变成了炼铁“土专家”。原来许多人连滚珠轴承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现在都能自制自造。

农业:棉花亩产1200斤以上的大队14个,中队93个,共45127亩;晚粳亩产2000斤以上的大队8个,中队79个,万斤以上的311亩,2万以上的44亩,掇秧还有亩产12万多斤的,花生亩产1200斤以上的大队5个,中队38个,12707亩,5000斤以上的有229亩,万斤以上的有76亩,芝麻亩产千斤以上的大队有2人,中队18个,1514亩,万斤以上的有3亩多。许多外国人不知我们是怎样搞的。因为他们不懂总路线在农村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总路线给我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它教导我们敢想、敢为,如果我们全县70万人,全国6亿多人,要都在想,都敢为,该要想出多少事?创造出多少奇迹?

3.干部带头干,人人搞试验

广大干部通过整风和总路线的学习,去掉了过去指手划脚的工作作风,熟悉了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他们首先是在试验田里带头干,做出样子,在试验田里召开现场会,贯彻一切先进技术措施,起了火车头的作用;今年又有了新的发展,全县各地都搞了许多大面积“三八”、“五四”、姑娘妈妈等丰产畈,通过这种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串连起来,动员起来,参加搞试验。事实证明:卫星是从试验田里放出来的,因而我们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了解放。老百姓对干部试验田的舆论是:

干部办了试验田,革新技术带头干,

摆事实,讲道理,发动群众不为难;

风里去,雨里来,赤脚草鞋田里钻,

人人都是红又专。

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大办试验田中,也进一步有了切身体会,他们唱道:

我们有了试验田,推广技术壮了胆:

成功有方向,失败有经验。

万斤谷,千斤棉,高产出自试验田。

感谢党的好领导,年年都是大增产,大家都来歌唱试验田:

“试验田,万万年!”

4、开展全民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一年来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大竞赛,是群众搞好生产的一种好方法,全县外线分为六个大战区(即对外县)长达600余华里;内线又分两种,(即在本县内)一种是乡、社、队、畈、田接壤的地方开辟战场,一种是不受边沿的限制,自愿找对手。这两种形式又是以高产试验畈为基础,全县共有16000多个竞赛区,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一天都在赶、比、超,大家提出来的口号是:“一天也不落后,一块田也不落后,宁可少睡十夜,不原落后一天,”对生产起了相当重大的推动作用。这里以新洲胜利乡的胜利一社和我县歧亭乡的五星二社为例:这两个社是田地达界,屋宇相连,五星二社主任余宏淼参加了新洲召开两社的竞赛会议回家以后,马上召开了120人的骨干分子会,和大家商量敢不敢与新洲比,会上大家一致同意要与他比,并决定要从六个方面超过他;①干劲;②技术;③深耕;④肥料;⑤禾苗;⑥产量。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全社需要20万担肥料,可是这合作社的劳力不足,积这么多肥料确实有困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改良工具,实现车子化。这个社发动群众一日一夜就做了各种车子318辆; 九岁的小孩刘炳银听说要与新州比赛,他也做了一部车子。双方竞赛一开始就比积肥,新州胜利一社一天在挨麻城的路边积了六堆肥料,五星二社社员看了,一日一夜不睡觉,积了比他们还大的四堆肥料,也堆在挨新州的公路旁;胜利一社看见了马上把肥料搬到垸子里面去,五星二社看了也把肥料搬到垸子里面去。当时余宏淼想到:要战胜新州必须了解新州的情况,经过同社员商量确定,全社成立了一个侦察员小组,每天去侦察新洲的情况,将每天侦察的情况,向余宏焱回报,余宏淼想:一个人不好分析研究,人多智慧高,于是马上成立了一个分析研究小组,根据侦察的情况,研究出对新洲的对策;同时成立了一个保卫小组,掌握内部情况,注意失“密”。还在社员大会上作出了一条规定;有事到新洲或走亲戚,一定要了解新洲的情况,回来汇报。有一天社员李立海的老婆到娘家去,娘家是胜利一社,她听说胜利一社开党员会,又不能参加这个会,偶然想到前天大会决定要探听消息回来,就想要把这个消息带回去自己不是党员,又不能参加这个会。她就在窗外偷听,听到胜利一社党支部决定:三天要完成割麦任务。她心里着急了,连夜跑回麻城报告社主任。余宏焱知道这个消息以后,连夜召开了党、团员大会,在大会上说:“胜利一社要三天割完麦,要战胜我们,我们怎么办?”大家确定连夜召开群众大会,同群众商量结果:一天割完麦,妈妈们都自动组织起了43个托儿所,第二天老老少少都上了战场,有一个瞎子陈金焱知道了,他也要参加割麦,并说:“我眼睛看不见,摸也要摸他几把。”果真的五星二社的麦子一天割完了。胜利一社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连忙给县委打电话,说麻城麦子割光了。因此县委决定动员大渡、凤凰等三个乡支持,可是他们动员起来,时间已过去了两天,胜利一社的社员气过死。

麦子割完以后,余宏焱等为了守住麻城的大门,不输得新洲。决定把棉苗培养好,禾苗永远要比新洲高三寸。并在竞赛牌子上写着:“一社你不信,禾苗高三寸,棉桃多六个,水稻高百斤。”胜利一社不服气,派人到五星二社内部全面进行侦察,发现某些地方禾苗不太好,回去就在战线分界处贴了大字报:“新麻两县排战场,内面空来外面光,擦烟抹粉不象样,驴子屙屎外面光。”这张大字报贴出以后,又把五星二社的社员气死了,想去撕掉,又怕别人知道丢人。余宏焱在群众大会上叫大家找原因:开始谁都不承认,说:“没有这回事!”余宏焱搞急了,先把社员带到胜利一社去参观,然后在本社开展大检查,深入田间,逐丘鉴定,结果是有50多亩三类苗,事实证实了前段的麻痹大意,干部社员都互作了检讨,社员也服了气。为了挽回名誉,他们连续了两日两夜的突击,把所有的田地都铺上了五寸深的一层厚实实的肥料,七天就改变了面貌,实现了禾苗一类化。这时他们又在晚上偷偷地跑到胜利一社去看了一下,并插了标尺,等到第二天,再去拿来一算,他们的禾苗每天平均只长六分六,我们的禾苗平均长了一寸。证实这一仗打赢了。五星二社的社员也给胜利一社贴出了一张大字报:“胜利一社莫得意,空中来了战斗机;内面金来外面银,样样作物都平衡,你们如若不相信,请到内面看输赢。”

消息传出以后,双方决定五天评比见高低。战斗的第一天,余宏焱看见胜利一社满畈是人,跑去一看一访问,原来是新洲县委组织的500多人来突击的,余宏焱着了慌,马上研究决定:不论老少一律出动,全社动员了800多人,日夜不停,5乘马车,30部板车全部调回,将仓库、粪窖,牛栏猪圈的肥料括扫一空,并及时运送下地,棉地里挖1.2尺深的沟,那几天满畈也是人,车声嗬嗬声响彻了云霄,五天后的参观评比结果,终于再次战胜了新洲。

肥下去不久,旱象又日益严重起来,新洲抗旱,麻城也抗旱,战胜了旱灾的威胁,接着气候又异常变化,接连不断地下了几天大雨,棉地湿透了,渣了水,余宏焱又发动群众将600为棉地普遍的进行一次深沟滤水,并拆了许多土砖屋和收集了许多火灰,又普遍追施了一次燥性肥,使棉花又迅速抬起头来。

五星二社的全体社员们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战斗,各种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早稻平均亩产1,254斤,比去年产量增长了三倍,高产试验田还座上了19,500斤的大卫星;中稻平均亩产1800斤,比去年增长了3.2倍;在特大灾害的袭击下,棉花也能产到千斤,这些都大大的超过了新洲胜利一社。

5、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旱灾、水灾、虫灾,最后还加一个霜灾,今年可算是多灾多难的一年。52年是光旱灾,今年比52年的旱灾时间还长,54年只是水灾,今年比54年的水灾要大;麻城历史所未有的一种虫灾——斜纹夜盗蛾也在麻城兴风作浪。这些灾害都没有吓到我们,我们的党团员、革命干部、70万人民都把困难丢在一边,与灾害宣战,直到战胜它为止。今年4月份小麦正灌浆不需水的时候,老天爷却下了个把月的大雨,但每亩平均产量也收了300多斤;六、七月份稻谷棉花需要水的时候,又苦旱了60余天,真是“地下冒火,庄稼冒烟,全县70%以上的田地受到旱灾威胁,这时全县35万人开展了抗旱斗争。80岁的老人,10来岁的小孩都投入了战斗。东木区李峰山乡,共青团员徐启洲1957年兴修水库时,放炮药炸岩石双眼失明了;今年天旱时,他听到全社1,018亩水稻受到旱灾威胁时,他叫一个小孩把他牵到了工地,坚决要求参加抗旱,8日8夜没有下水车,这对大家有极大的鼓舞,全社迅速从30部水车增加到50部;参加抗旱的人由160人增加到240人,使全县1,000多亩稻田完全没有损失。又如白鸭山上的新华九社,全社277亩水稻,眼看快要旱死了,很多人认为没有办法抢救,乡长周中兴同志想:“不设法救出来,下年群众的生活怎么解决呢?他访问了七个老农,都说这个地方有浸,他带领16个社员七日七夜翻了24个山头,30条山冲,允受饥饿,终于找出了47个泉眼,112个浸垱。这227亩稻田丰收了。旱灾最严重的丘陵易家大垸乡,800亩水稻,全部干得发裂,他们的干部和群众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吓倒,并提出:旱一百天,抗一百天,一直抗到老天爷流泪,粮食进库为止。全乡动员82,00人,1,200部水车分为11条战线,从20里路以外的地方盘水上山,水由山岗上流到田里,当时因为这个乡的劳力不足,白杲指导组所属6个乡,开展了共产主义协作,在人力工具上加以支持,这对全社员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十社病了一个多月的毛元凯,几天没有吃饭,也带领了200多个人到15里路以外的迎河集去车水;14岁的鲍家望约了六个13岁的小孩掌握一部水车,叫做少年英雄车。虽然又热又累,人们总是干劲十足,情绪高涨,日夜不停车,他们提出了这样雄壮的口号:

天干心不甘,跃进不靠天;

高山把头低,河水翻过山,

盘水百余里,灌溉万亩田,

不怕天久旱,人定胜过天。

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终于保住了丰收,全乡早稻亩产千斤以上;中稻也获得了大丰收,还出现0.677亩亩产105,000斤的高产记录。全县抗旱斗争胜利以后,人们回忆当时的抗旱情景,作这样的一首诗歌来颂它:

气成云彩,平地起山洪,

气死老天爷,社员乐融融。

抗旱斗争刚刚结束,全县又遭到水灾的突然袭击,50多个小时,下了330多公厘雨,最大的时候一点钟降雨37公厘。由于雨量集中,一小时河水陡涨3尺,一丈多高的洪峰,象山一样的倒塌下来。全县30多万大军,立即转入了防洪斗争。提出了:“人在堤在,人亡堤倒,水长一尺,堤高一丈”的战斗口号,全体党团员和干部都一马当先,站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与洪水搏斗,由于这次洪水超过了我县的历史最高水位,那些堤身过矮,河水漫堤流过,加上河水倒灌,堤内积水成灾,给人们带来一些难以抗拒的损失。全县44万亩水稻,淹没了22万亩,13万亩棉花,淹没了11万亩,还淹没了21,000多亩杂粮。很多人担心跃进规划实现不了,怕麻城的红旗倒了等悲观情绪,这时县委决定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重灾保规划,轻灾超规划,无灾翻规划”的抗灾保丰收运动。从县委一直到基层干部,与禾苗同生死,同患难,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一方面慰问灾区群众,安排群众生活,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扶苗、洗苗,弥补水灾所 受的创伤,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战胜旱灾、洪灾之后,又接着战胜了虫灾,(主要是斜纹夜盗蛾)霜灾等过去少有的自然灾害,因此,1958年也是与灾害作斗争的一年。

6、创造性的贯彻了几条先进技术措施:首先必须肯定,一切先进技术措施是在群众的解放思想,鼓足干劲的基础上再推行的。今年我们主要推进了以下几个技术措施:

(1)深耕:深耕的确能增产。现在我们有了深耕的办法,也有深耕的工具;我们还从实际体会到深耕不怕肥。林世猛在棉花施肥上的经验得出:底肥足,初施少,节节高的办法。

(2)密植:过去水稻每亩是25000株,今年是4万株,6万株,甚至有10多万株的。

(3)作好了田间管理:水稻薅了三次草;棉花作好了中耕锄草。

(4)创造了掇秧法:我们可以算个账;立夏到夏至有四五十天,我们把早稻面积扩大,晚粳田里多插些早稻,让它生长三四十天以后并秧,退出田插晚粳,这不就可以大量增产吗?

(5)大力推行棉花营养钵,今年做到了苗齐苗壮,秋桃多,秋桃大,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6、其次,我们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卫星,其中有很多先进经验,要很好的总结一下。

7、工农业并举,样样放卫星,今年的工作很多,又很复杂,要求又很高,虽然人手没有增加,但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都跃进了,都放出了卫星。这证明了只要我们搞好统一领导,全面安排,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挤进,去抓起来,各项工作是可以同时作好的。

8、全县各个部门的紧密配合:青年团、妇联、财贸、政法、宣传、武装、文教卫生,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都团结一致,为工农业奋斗了一年,干出了很多奇迹,既作好了本部的工作,放出了工作卫星,同时也为工农业生产服了务,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一九五八年我们作的工作很多,经验也很丰富,还有待我们系统地去加以总结和体会。我们大家对1958年的工作成绩要正确的给以评价,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开展辩论的方法,把经验总结出来,为明年实现卫星县打下基础。

最后预祝

1959年跃进的更大胜利!

同志们的身体健康。

[返回索引页面]



Copyright (C) 2024 Marxist-Leninist-Maoist.
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Version 1.3 or any later version published by th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with no Invariant Sections, no Front-Cover Texts, and no Back-Cover Texts. A copy of the license is included in the section entitle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